“静坐”为何有健身作用?
2021-11-08 12:59
郭沫若生前介绍自己的养生之道时,特别推崇“静坐法”。郭老早年留学日本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,每夜仅能睡3小时左右。一次,他偶尔在东京一家书店发现《王阳明文集》中提到“静坐”之说,于是便买了《冈田式静坐法》一书,并坚持不懈地每日练习,不久诸症痊愈。
静坐法实质上属气功学中静功的范畴。 实验证实,练静功可增强肺功能,使呼吸频率减慢,呼出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高,氧气成分减少,并提高心肌功能,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。
静坐能消除精神紧张,使肌肉放松,疼痛、不适亦可得到缓解。同时,整个身心也相应得到调整、休息,从而能达到祛病健身之目的。静坐者先应选择无噪音干扰、空气清新的清静场所,在居室或室外空旷平地均可进行。
静坐的最佳时间是晨起或睡前,每日两次,每次30分钟。
静坐者取端正坐姿,面朝前、眼微闭、唇略合、牙不咬;前胸不张,后背微圆,两手叉至大腿;上腹内凹,臀部后凸;两膝不并(相距10厘米),脚位分离。
静坐时注意肌肉放松,松静自然,排除杂念,神情专一;注意调息:吸气应缓慢而长,应专注于脐下一寸半处,所谓“意守丹田”,呼气应短而促。 总之,应求自然,不用劲,行于不经意之间。
澄心静坐,颐养身心,坚持不懈,永葆康宁。
点击查看全文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