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健身周报”是我们新开的板块,由索队主笔负责整理。
旨在用简讯的形式,将一些最新、有趣、有用的健身知识传递给大家。
如果你觉得这个形式还不错,麻烦赞一下或者留言评论你的建议。
维生素是一种很基本的营养素,但我们对它一直不够了解。
一、维生素片能代替蔬菜水果吗?
经常有人向我提问:索队啊,我每天的蔬菜水果吃的都不多,我可以依靠维生素片来补充维生素吗?
我再次重复一遍:不可以(实际聊天的时候我会很暴躁的怼)。
你要追问了?怎么会不可以?它们不一样吗?
是的,不完全一样。
我们使用的维生素片,大部分是合成的维生素而并非天然维生素——当然,并不能说人工的就不健康,这是不对的!
但是,研究确实发现,尽管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在结构上和天然的一样,但是其独特性却有差异——什么意思呢?
比如,曾经发布在专业医学杂志《柳叶刀》上的研究表明,在对坏血病(缺乏维生素C)的研究中,使用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并没有快速的消除病症,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快速的完成了这个过程。
也正是因为有这类研究,所以不少科研人员认为:服用维生素片可能是浪费钱的事情。
不过,索队更相信的中肯说法是:尽量通过天然食物补充维生素,维生素片是最后的手段。
二、长期使用维生素片安全吗?
尽管朋友圈流传过诸如《服用维生素致癌》这样的言论,但这可信度并不高。
但长期补充维生素是否安全,一直到现在也是存在争议的。
基于维生素片的安全性,我们有一些研究可以参考。
“美国医学协会杂志”发表了一次大规模安慰剂对照试验,检验了多种维生素补充剂对癌症的长期影响。
研究人员发现:服用多种维生素的男性患癌症总发病率下降了8%。
先别高兴。
然而,在其他的病症研究中,却没发现服用多种维生素的补充剂对其有影响。
甚至,有少数研究发现补充某些维生素可能会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。
至少在目前,我们还无法对维生素补充剂的安全性下定论。
所以,网上那些直接断言“致癌”的,那玩意儿真不可靠啊。
三、使用维生素片对于运动有增效吗?
健身爱好者都会有一种很“贱”的“多多益善”的想法(对的,我也有)。
“我开始健身了,我懒得计算我到底需要多少营养,那就多吃点!多吃点肯定没事!肯定更有效果!”
很可惜,这种想法并不对。
在美国临床营养学会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,在补充3个月的维生素后,跑步者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善。
同样,一项名为“多种维生素 - 矿物质补充长期补充,并不增强身体表现”的研究的最终结果,也是这样的——并没有发现效果。
而另外一项2006年的研究表示,补充多种维生素补充剂对非控制饮食的人群的“无氧运动表现”没有影响。
因此,使用维生素补充剂,可能并不能对运动表现的产生改善。
四、运动维生素和保健品维生素不一样吗?
健身人群经常会购买“运动维生素”来吃,因为补剂品牌号称“我的运动维生素比保健品维生素更适合你”。
真有不少健身爱好者把这个说法奉为圭臬,他觉得“健身就得吃运动维生素”。
其实这个想法和觉得“不是补剂品牌的蛋白粉就没有效果”一样无知。
是的,即便是安利的蛋白粉,也是能够帮助增肌的。
甚至是,安利旗下的植物蛋白粉还考虑到了氨基酸补全,吸收率并不差,我们要诟病的只是它的价格和品质不对等!
而不是无知的说“安利的是植物蛋白,没效果”!
话说回来。
无论你购买的什么品牌的补充剂,其实它们的原料都是类似、甚至雷同的,更不要说化学成分了。
难道运动补剂品牌的维生素和21金维他的维生素结构不同吗?
如果真的不同,那不是很可怕吗?
你为“运动维生素”多付的那部分钱,就是补剂商们不断对你灌输的“运动”概念。
是的,不然你以为广告费花在哪里?
五、我的建议
维生素是身体必要的营养素,它有着和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一样的重要性,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。
比如,B族维生素在脂肪燃烧、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都是必要的。
而D族维生素和激素合成有必然联系。
(图表来自互联网)
所以说,对于维生素补充我们有以下建议:
1、尽可能吃天然食物,每天达到3种不同的水果,3种不同的蔬菜,累计最好是达到10种;
2、仅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维生素补充剂,例如熬夜、作息时间打乱、训练前后的快速补充;
3、如果一定要使用补充剂,尽量使用植物粉之类的产品,越接近天然食物,其价值可能越高——当然了,依然比不上天然食物。
4、购买维生素补充剂的话,尽量选择噱头小、性价比高的产品。
如果对赛普健身教练培训感兴趣的话,大家可以加入赛普健身,来赛普健身教练培训基地实地考察一下,看看它推荐的课程,以及关于赛普健身的各种情况,通过了解和对比,相信大家也能够对赛普健身教练培训有更深入的理解了。
关于“健身者应该怎样使用维生素?”如果你还有疑问或不确定你所要学习的方向,请与赛普健身在线老师联系,老师会根据你的情况,为你做个科学规划,推荐合适你的班型,并且告诉对应的学费。